紅安縣地圖全圖高清版是標準的地方完整地圖,這里詳細的展示了紅安縣內所有的地點和相關周邊景物。每一個村鎮之間的路線和方向都進行了標注。不管是查找方位還是研究地形,此圖都能提供幫助。
紅安縣,隸屬于湖北省黃岡市,位于湖北省東北部,鄂豫兩省交界處,東鄰麻城,西接黃陂區、大悟縣,南連新洲區,北靠河南省新縣。
紅安原名黃安,明嘉靖四十二年(1563年),紅安正式建縣。曾養育了理學奠基人、北宋哲學家程顥、程頤,明代思想家李贄,現代翻譯家、文學家葉君健,歷史學家馮天瑜,經濟學家張培剛等一大批名臣學士。大革命時期,這里打響了黃麻起義第一槍,誕生了紅四方面軍、紅二十五軍、紅二十八軍三支紅軍主力,犧牲了14萬英雄兒女,在冊革命烈士就有22552人。誕生了董必武、李先念兩位國家主席和陳錫聯、韓先楚、秦基偉等223位將軍,因此成為“中國第一將軍縣”。
地形地貌
紅安縣地勢北高南低,海拔高度一般為200米。縣東北部為山區,坡度15°—40°,最高點為縣北的老君山,海拔840.5米。縣境最低處是南部的太平橋鎮與新洲縣交界的倒水河畔杜家灣,海拔僅30米。紅安縣南部多丘陵,坡度5°—20°。全縣河谷平原少,為半山半丘陵地區。山脈均屬大別山支脈,走向自北而南,分布在東、西、北三面。老君山最高,其次為天臺山,海拔817米。
氣候條件
紅安縣屬亞熱帶氣候。年平均氣溫為15.7℃,極端最高氣溫為41.5℃,極端最低氣溫為-14.5℃(1969年1月31日)。無霜期平均為236.4天;日照雨量:年均總日照為1998.8小時,占可照時數45%。年平降水量為1116.2毫米,夏季降雨量占年總雨量的一半。年平降雪日為8.3天。年平相對濕度77%。主要風向北風,年平均風力3級。
水系水文
紅安縣境內共有大小河流共100條,全長817.7千米,屬山丘區間歇性河流。主要河流有倒水、灄水、舉水。倒水,自北而南縱貫縣境中部,將紅安縣劃分為倒水東、西兩個自然區。境內流長102.8千米,流域面積1353.3平方千米。灄水在縣西,境內流長27.9千米,流域面積306.7平方千米。舉水在縣東南部,境內流長5.9千米,流域面積136平方千米。
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烈士陵園
位于湖北省紅安縣稞子山,是為了紀念在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斗爭中犧牲的先烈們而于1990年在原紅安烈士陵園的基礎上擴建而成。陵園內有烈士紀念碑、烈士祠、烈士墓、革命烈士紀念館、紅軍干部骨灰堂、紅安縣革命博物館、李先念紀念館、董必武紀念館等大型紀念建筑物。革命烈士紀念館內共展出著名烈士230余人的遺物、照片、詩抄和雕塑等展品。
七里坪革命遺址群
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有黃麻起義遺址、長勝街革命遺址群、鄂豫皖特區蘇維埃政府舊址、鄂豫皖特區革命軍事委員會舊址、紅四方面軍誕生地等20處。長勝街長380米,保持了大革命時期的原貌,鄂豫皖特區蘇維埃銀行、黃安縣蘇維埃經濟公社、列寧市揚殷街遺跡等一批遺跡、遺址都集中在這條街上。
雙城塔
位于七里坪南3千米的周家墩。元末農民起義領袖徐壽輝部將鄒普勝(當地人,后為太師)據此,建此塔。塔高35米,13層,形態美觀,氣勢凝重。塔內有階盤旋至頂,眺望四周,遠山近水,盡收眼底。
網友評論